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ku酷游官网滁州特色美食三和千张|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

发布时间:2023-05-26 20:33:32    浏览:

  淮南王刘安八公山研制成功豆腐之后,豆腐制作工艺传至定远城东三和集,三和千张,采用古法,掺以净化后的池河水手工精制而成。具有味香纯正、薄透遒劲、口感细腻的特点。如今“三和千张”制作工艺被列入滁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和千张是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三和集镇的特产。三和千张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其特点是:单页薄如纸,色泽微淡黄,质细如豆腐,咀嚼筋而香,物美价又廉。

  大凡到皖东定远三和集镇歇过脚、做过客的人,如果没有品尝到当地闻名遐迩的地方特产“三和千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你就等于白来三和一趟。不信,你就细听我说。

  三和千张是三和集镇一张光彩夺目的地方名片,它口感细腻、柔韧劲道、豆香纯正、薄透耐煮、久煮不碎、形状规整,是老少咸宜、馈赠亲友的佳品,也是众多饕餮食客心向往之的名食。它的形成和三和集镇所处的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所传承的古老规范的制作工艺、所拥有的丰富多彩的地方人文密不可分。

  定远的母亲河——池河,像一条巨幅飘带沿东绕街蜿蜒而过,是集镇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和流经淮南的窑河一样,同发源于定远、凤阳两县的交界处的凤阳山的南麓,就像一对相亲相爱的孪生姐妹,首先向南直泻,而后一东一西,折身而去,虽分道扬镳,流域各异,但水质相同,成份相似,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优质水体造就了淮南的豆腐和三和的千张,淮南市以八公山豆腐驰名,三和集以三和千张取胜,只是淮南的八公山豆腐宣传得更加得法,名气更大而已。

  三和集镇地处池河的下游,河面至此变宽变阔,河水变得和缓平稳,不到汛期,河水就像一位含情脉脉的美丽少女一般,贤淑宁静,温柔可亲。河水本身就清澈如镜,波光粼粼,再加上这里所特有的土壤表层优质黄砂的过滤、淘洗,水变得更加甘洌清甜,这段河流就是从明代开始就作为贡鱼定期上缴给朝廷的珍贵鱼种——梅白鱼的真正产地。这河里竟能生长着对环境、水质诸方面因素均要求极高的鱼类,可以想象河水的品质。至今还有少数的渔家依恋河水,不愿上岸定居,长年累月地居住、漂浮在河里的船上,以船为家,以鱼为食,吃河水,打河鱼,悠哉乐哉。纯良充沛的水资源为生产优质三和千张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先决条件。

  也许是天意使然吧,三和集镇一百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下蕴藏着丰富、优质的石膏资源,储量巨大,在华东地区五省一市首屈一指。过去家乡制作豆腐、千张是用石膏点卤的,谚语云:“石膏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还犹记于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中的人物淮南王刘安就是在炼丹修仙的过程中窥探出石膏的功效,发明了制作豆腐的工艺,这也充分地说明了石膏在豆腐制作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可能古时候的工匠们正是看中了三和集既得好水又有好膏这一点,从西汉时就把刚刚发明出来的豆腐制作工艺从百里之外的淮南八公山搬到定远的三和集,并且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制作出物美价廉,常食健体的千张,这也充分印证了三和集镇得天地之灵气,能生产出优质的千张绝非偶然。

  蓬松肥沃的沙土地非常适应萝卜、山芋、花生、豆类的生长,尤其当地生产出来的小黄豆,籽粒圆润,颗粒饱满,色泽金黄,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机物,是制作优质三和千张的主打原料。

  古老的制作工艺是三和千张质量上乘的根本保证,至今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用机械代替石磨碾磨豆浆之外,其他关键的工艺亘古未变。选材、拣拾、浸泡、磨浆、过滤、烧煮、冷却、点膏、支模、浇制、压榨、撕取……二十多道工序十分复杂,每一个程序,每一道环节都得小心翼翼,不能有半点疏忽,稍有闪失和漏洞,都直接影响着三和千张的质量和名声,等于自己在砸自己的饭碗,自己在毁自己的牌子。

  一种名品的出现和它所处的形形丰富的地缘文化是割裂不开的,三和千张也不例外。 三和集地处定远、明光、凤阳三县市的交界处,是个“一水浇三县,鸡鸣闻三乡”的地方。 三和集镇建镇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开创大明一朝著名功臣吴良、吴祯两兄弟的祖居之地。 其交通便捷,街道纵横,商贾云集,人口众多,曾拥有过水、旱码头,是远近闻名的货物集散地,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过 去被人们誉为“小南京”。旧日的街道上拥有近百家商号,几千个常住人口,白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夜晚灯火通明,人流如织,是人文荟萃、繁花似锦之地。 有人就要有消费,有富贵之人必然会产生名贵之品。 三和千张得天时、地利、人和,应运而生。 它不仅能凉拌、水煮,兑荤、炒素,满足人们各种不同口味的需求,还能切丝晒干,密封储存,吃上小半年也不用担心它坏掉。 并且它名气在外,价格公道,是走亲访友、馈赠宾客的理想物品。ku酷游官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