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美食匠心造!ku酷游官网客家菜名师谢赤源在传承中创新潜心研发客家新菜式

发布时间:2023-01-17 20:35:43    浏览:

  11月21日上午,“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之“名师名店名菜”评选颁奖暨梅县区成果展活动在梅县区人民广场举行。谢赤源作为十大客家菜名师之一登台领奖。

  初中毕业就在酒店后厨当学徒,20年一路摸爬滚打,如今谢赤源已成为屡获好评的大厨,加入了陈钢文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并担任金苑酒家研发部总监。虽然身份在不断变化,但谢赤源始终没有忘记当初选择这个行业的初心与热情。

  今年36岁的他,曾获广东省餐饮行业中式烹调师职业技能大赛团体银牌厨师、第八届中华粤菜厨师节暨2019粤菜师傅烹饪大赛特金奖、第五届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热菜特金奖、2019年梅州市“客家菜师傅工程”十大名师等荣誉。“要么不做,要做就要用心做好。”是谢赤源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

  “今天的青菜不够新鲜,请你们退回去……”每天上午9时,谢赤源都会准时出现在梅县区金苑酒家,验收食材。他认为,新鲜食材是做出上等好菜的关键,不能含糊。

  跟厨房打交道了20年的谢赤源,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受母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厨艺。

  “我母亲在一家企业饭堂做厨,干了几十年。”谢赤源说,以前每到放学时,他总要去旁观母亲做饭,“觉得母亲很厉害,能做出那么可口的饭菜”。

  小学三年级,谢赤源就开始自己动手做菜了。他清晰地记得自己做的第一道菜是五花肉焖豆腐,他学着母亲做菜的样子,先放下五花肉煎,再放豆腐和各种调料……然而人生的每个第一次并不都是顺利的,谢赤源很快发现自己煎的豆腐焦了,但母亲还是充分肯定了他的“成果”。

  谢赤源笑称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初中毕业后,他就决定要学厨,想要闯出一条路来,“没文化,肯定要学门技术,不然怎么在社会立足?”这一想法也得到了母亲的赞同。

  之后,谢赤源来到江南交通酒店,给陈师傅当学徒。和大多数学徒一样,谢赤源从最基层做起。

  师徒第一次见面,陈师傅就交给谢赤源一把砍骨刀,让他开始磨。“也没说要磨多久,当时天气很热,我从早上九点一直磨到中午一点多,手特别酸,心里想干脆不学了,我是来学厨的,又不是来磨刀的。”谢赤源说。

  同伴也为谢赤源叫屈,“怎么样,叫你不要学吧”。尽管心里嘀咕着、脑子里反复斗争着,但谢赤源却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刀。等到师傅说可以下班时,谢赤源早已汗流浃背。

  回家后,谢赤源将当天的经历告诉母亲。母亲耐心劝慰:“别小看磨刀,这是厨师的基本功。既然决定去学,就要坚持下去。”母亲的话让他重拾了信心。

  其实,谢赤源很清楚,陈师傅当时并不看好他。“我当时留了很长的头发,陈师傅见我这形象,就对我是否真心学厨产生了怀疑,所以才让我磨刀,以此来考验我。”谢赤源说。

  为了让师傅看到自己的决心,谢赤源成了酒店后厨每天最早到、最晚离开的人,他剪掉了长发,决心“从头开始”。

  那时谢赤源基本承包了后厨的所有杂活,每天早上7时多,谢赤源就把师傅的刀具磨好、切好姜葱蒜等配料、煮上员工餐。

  晚上后厨的其他人都下班了,谢赤源仍在灯光下打扫卫生、摆好盘,“把第二天的准备工作做好,这样白天就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了”。

  做学徒的一年半时间里,都是没有工资的。看到其他同学都已经领着工资,谢赤源心里也有过摇摆,但怀揣厨师梦的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图的是啥?“图的是能够学到真正的技术。”谢赤源说。

  所以当师傅炒菜时,谢赤源就站在旁边,认真学习,把师傅做菜的每个步骤、细节记在脑海里,等到回到家后,再记在笔记本上。直至现在,谢赤源仍随身携带着这本笔记本。

  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手中数不清的伤痕、厚厚的老茧,构成了他当学徒时的记忆。

  有一次,谢赤源用收集到的烂菜叶子自学抛锅,被师傅撞见。“你这样抛锅不正确”,随即,陈师傅二话没说就把谢赤源锅里的青菜倒掉。“当时心里很失落,以为师傅不让自己做”,谢赤源说,令他没想到的是,过了没多久,师傅就从仓库拿出粗盐和砂,开始教他抛锅的技巧。

  在师傅的指导下,谢赤源学会了第一道菜——水煮牛肉。生菜该怎么过水?牛肉该如何过油?……师傅手把手教学,让他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学了水煮牛肉的第二天,师傅交代谢赤源要做给酒店的同事吃。第一次能在大家面前展示学习成果,谢赤源有点小激动。然而事与愿违,由于经验不足,那道水煮牛肉还是失败了。

  面对同事的差评,谢赤源羞愧地低下了头,不服输的他放言要在一周内做好这道菜。那几天,谢赤源一头扎在后厨,反复试验,几乎废寝忘食,直至再次端出这道菜时,谢赤源终于收获了同事的肯定。他后来总结:“只要用心,每道菜都能做好”。

  从学徒到担任厨师长,谢赤源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为了磨砺自己的厨艺,2001年,掌握基本功后的谢赤源入职深圳粤海酒店,学习粤菜的制作方法。

  “从酒店后厨尾锅做起,越厉害的厨师越靠前,我排最后”,勤奋好学的谢赤源时常不耻下问,追着头锅师傅问问题。谢赤源一路摸爬滚打,不断提升自我。而后,由于母亲身体欠佳,谢赤源便辞职回梅州。

  回到梅州后,谢赤源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客家菜上。“虽然我在深圳学的粤菜,但我是客家人,为什么不把客家菜发扬光大呢?”谢赤源说。

  加入陈钢文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后,在陈钢文大师的细心教导下,谢赤源的理论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金苑酒家研发部研发期间,只要一有空,谢赤源便会往各县(市、区)跑。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各地特色客家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只有到了当地,吃上当地正宗的美食,才知道它们好吃在哪里,还有没有可以改良的空间”。

  在五华品尝酿豆腐时,谢赤源发现,五华当地的酿豆腐有它的特点。回来后,在陈钢文老师的指导下,谢赤源对五华酿豆腐的肉馅加以改良,使酿豆腐吃起来更醇香。

  吃他人的美食,其实也是厨师的学习过程。谢赤源认为,厨师不能老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需要多走出去看一看、尝一尝,才知道自己做的味道怎样、别人做的味道怎样。

  别人做的好在哪里,自己哪些地方可以学习借鉴,每次吃到美食,谢赤源总要这样反问自己,并在笔记本记下当时的所思所悟,“没有对比就没有提升”。

  当厨师,意味着当别人团圆的时候,就是自己上班时。时常不能陪家人吃饭,让谢赤源心存遗憾,“只能每天一下班就回家,少点应酬,尽量给家人多点陪伴”。

  谢赤源很庆幸家人非常支持自己,“我小孩以我为傲,经常跟别人说,我爸爸又得奖了。”讲起这些生活片段,谢赤源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随着客家菜不断受到重视以及“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的开展,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客家菜,谢赤源也屡屡斩获各大奖项,“政府那么重视客家菜,对我们客家菜师傅来说,其实是挑战。”谢赤源解释,客家菜已不再单指一家酒店或者食府的菜,而代表的是客家文化,客家菜师傅水平如何,就关系到客家菜名声,“这鞭策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打造客家菜上以匠心精益求精”。

  传统的客家菜讲究肥、咸、香,与目前消费者追求的健康饮食存在差距。因此,谢赤源在研发客家菜时,更注重营养均衡。“比如在研发客都四喜圆时,萝卜丸少放点肉,多放些萝卜,搭配客家地区的木薯粉,让萝卜丸既有萝卜的香味,又兼顾饮食健康。”尽管谢赤源已收获诸多荣誉,但他认为客家菜博大精深,自己还需不断学习、不断探索。ku酷游官网

友情链接